我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共计87项,越来越多的“湖

湖北日报讯(记者王子异、通讯员钱慧玲、通讯员郭珊珊)你知道吗?湖北企业和高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600余项、国际标准87项。 10月11日举行的第56届世界标准日湖北主题活动透露,从人工智能到6G网络、光通信、电动汽车,越来越多的“湖北标准”正在成为“全球规则”。标准是物流、资金、信息畅通无阻的“共同语言”和“超级连接器”。它成为“产业催化剂”,让企业在产业竞争中获得“话语权”,让“地方特产”、“精良高端”产品做大做强。布局“绿色快车道”,统一规模,降低社会总成本,保障产品互通、服务互通、数据互联。定于每年10月14日庆祝世界标准日,旨在强调这种“隐形基础设施”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效率,并鼓励大家制定更先进、更开放的标准来应对未来的挑战。活动现场,湖北省市场监管局“展示”出一张引人注目的标准化成绩单。目前,湖北省牵头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审查87项。 2024年以来,湖北省各地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5项,位居全国第九、中部第一。在前沿科技领域,湖北主导制定《人工智能训练数据标记语言》、《未来网络语义认知网络要求》等国际标准,抢占大A等技术规则制定权。I型号和6G网络。湖北对国家标准的贡献位居全国前10名。我部参与制定和审查国家标准5627项。 2024年,部参与制定和审查国家标准812项,占国家标准的25.7%。从汽车到无人机、充电器、3C数码产品,湖北承担了“两新”领域24项国家标准起草任务,推动产业精细化、市场互联互通。湖北省2024年拥有汽车,主要参与机械、零部件电子、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审查,体恤湖北省重点产业发展。其中,湖北省参与汽车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72项,占国家标准总量的70%湖北省在该领域名列前茅,彰显了湖北省作为汽车制造大省的实力和传统。 2025年,湖北省将资助国际标准10项、国家标准25项、省地方标准85项、省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项目25项,涵盖高端制造、绿色能源、数字经济、公共服务等多个重点领域。

Related Posts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