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5日,一艘满载物资的货船驶离青岛保税区(航拍图)。随着“双十一”临近,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(山东省)青岛片区跨境电商货量持续增长,货物在高效通关后密集装卸。成立六年来,自贸区通过创新“关港区+”合作机制等百余项举措,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。新华社(张金刚 摄) 分页 11月5日,一艘满载物资的货船驶离青岛保税区(航拍图)。新华社(张景刚 摄) 分页 11月5日,青岛保税区一集装箱堆场,一列高铁正在运输货物(航拍图)。新华社发(张景刚 摄)11月5日,数十艘货船在青岛保税区装卸货物(航拍图)。新华社发(摄影:张敬刚)
11月5日,一艘满载物资的货船驶离青岛保税区(航拍图)。随着“双十一”临近,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(山东省)青岛片区跨境电商货量持续增长,货物在高效通关后密集装卸。成立六年来,自贸区通过创新“关港区+”合作机制等百余项举措,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。新华社(张金刚 摄) 分页 11月5日,一艘满载物资的货船驶离青岛保税区(航拍图)。新华社(张景刚 摄) 分页 11月5日,青岛保税区一集装箱堆场,一列高铁正在运输货物(航拍图)。新华社发(张景刚 摄)11月5日,数十艘货船在青岛保税区装卸货物(航拍图)。新华社发(摄影:张敬刚)